理论宣传
【党史国情系列学习之第121篇】一图读懂2020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微信图片_20200410172130.jpg


110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在省人民会堂开幕,代省长尹弘作政府工作报告。

 

尹弘在报告中介绍,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6000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41.6亿元、增长7.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左右,实现了“三个同步”“三个高于”目标。

 

对于2020年的目标和重点工作,尹弘提出,按保持“三个同步”“三个高于”原则安排,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01

2019年“成绩单”


微信图片_20200410172141.jpg

 

1. GDP突破5万亿,增长7%以上

 

代省长尹弘在工作报告中说,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中原更加出彩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9月亲临河南视察工作,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

 

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6000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41.6亿元、增长7.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左右,实现了“三个同步”“三个高于”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2. 三条高铁开通运营

 

报告中提到,2019年,我省在生态环保、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等投资增长2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郑万、郑阜、商合杭高铁河南段开通运营,南阳、平顶山、周口三市进入高铁时代。

 

总里程超1000公里、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15个高速公路“双千工程”项目全部开工,新建成通车高速公路367公里。

 

加快引江济淮、小浪底南北岸灌区等十大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出山店水库建设。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郑万、郑阜、商合杭高铁河南段于2019121日正式开通运营,自此,南阳、周口、平顶山的2381万人跨入高铁时代。

 

3. 减税降费

 

报告指出,2019年,我省实施降成本30条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负960亿元以上,其中减税降费超过850亿元。

 

返还困难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资金35.4亿元。加强实体经济要素保障,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6.4%、居全国前列。

 

搭建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省级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贷款发放550.2亿元,其中67%为纯信用贷款。

 

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稳定民营企业预期,民间投资较快回升。

 

4. 5G在超高清视频、智慧医疗领域应用

 

在新兴产业上,重点培育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十大新兴产业,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阿里巴巴和海康威视等企业区域总部相继落地,黄河牌鲲鹏服务器首批产品下线。

 

5G网络在超高清视频、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始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个和2个百分点左右。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20197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北京发布了鲲鹏计划,河南敏锐抢抓重大时间窗口机遇,主动适配鲲鹏服务器,成为除了华为自有品牌外,全国首家生产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的省份。据悉,黄河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项目,2020年会形成年产10万台自主可控服务器、60万台自主可控台式机的生产能力,3年内将达到年产30万台服务器、500万台台式机的规模。

 

5. 三大攻坚战

 

报告称,过去的一年,我省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发展短板加快补齐。

 

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平均增幅。“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26万人入住任务全面完成,黄河滩区居民迁建20万人安置区基本建成。全年实现68.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169个贫困村退出,14个贫困县有望如期脱贫摘帽。

 

持续强化污染防治。PM2.5年均浓度59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96微克/立方米,完成年度控制目标,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消除城市黑臭水体35处,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加快建设森林河南,完成造林435万亩。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困难企业风险稳妥化解,网络借贷机构有序退出市场,非法集资新发案件持续下降,重点领域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02

2020年“计划书”


微信图片_20200410172206.jpg

 

1. GDP增长7%,居民收入增长同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按保持“三个同步”“三个高于”原则安排: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值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左右、4.5%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提高1.5个和2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2%左右,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2. 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工作中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创新作为最强发展动能;二是把创新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三是把营造创新氛围作为最重要的发展环境。

 

3. 建成太焦高铁河南段、启动郑州机场三期工程

 

2020年,我省将统筹实施8000个左右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万亿元。建成太焦高铁河南段,加快建设郑济高铁河南段,启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工程。高质量推进高速公路“双千工程”。

 

4. 县城以上城区5G全覆盖

 

加快实施重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县城以上城区5G全覆盖,启动全省5G规模化商用。

 

5. 激发消费潜力,积极培育夜间经济

 

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增加高品质健康、养老、育幼、体育、文化旅游服务供给,积极培育信息、时尚、体验、定制、智能、夜间经济等新兴消费热点,推进步行街改造升级,完善便利店、社区菜市场等便民消费设施,推动老旧家用汽车、家电、公交车等更新升级。

 

6. 扩大电商、快递农村覆盖面

 

高度重视农村消费市场,以满足基本生活为重点,支持品牌连锁服务企业向乡村延伸,扩大电商、快递农村覆盖面,让广大农民可以方便快捷地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

 

7. 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根基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把实体经济作为我们发展的根基,全力以赴服务好支持好。

 

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降低企业用电、用水、物流等成本。坚决依法治理“红顶”协会、垄断中介等向企业伸手要钱行为。

 

扩大省级金融服务平台覆盖面,持续开展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三年行动,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建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常态化监测服务机制。对坚守主业、技术产品有优势但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政府要主动服务,加强政银企衔接,鼓励共克时艰、共赢共生。

 

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多倾听企业家的意见,多理解企业家的不易,多帮助企业破难解困,让企业家舒心、安心、专心于事业发展!

 

8. 鲲鹏软件小镇

 

2020年,我省将加快实施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和黄河鲲鹏服务器基地,支持鲲鹏软件小镇建设,吸引聚集一批“旗舰型”骨干企业。

 

9.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

 

紧盯35万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口,聚焦“三山一滩”特别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尽锐出战,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监测和帮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出台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措施。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10. 持续化解问题楼盘

 

强化风险防范化解。健全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协调机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困难企业纾困帮扶,支持非公企业开展债转股。持续化解问题楼盘。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控,有序化解隐性债务。抢抓机遇,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大发行政策。

 

11. 支持民企发展

 

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破除各种隐性壁垒,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

 

针对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情况,建立清理和防治长效机制。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引导民营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12. 高水平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高水平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支持郑州加快现代物流中枢、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发展,深化郑汴、郑许、郑新、郑焦一体化融合发展机制,拓展郑州大都市区承载发展要素空间。

 

13. 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

 

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发挥洛阳高端制造业、特色文旅业辐射带动功能,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推动洛阳高铁枢纽建设,全面提升洛阳发展要素综合承载力。

 

1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抓住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历史机遇,立足河南在黄河流域的独特区位,重点围绕全面加强沿黄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沿黄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以及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领域,主动对接国家规划纲要,加强战略统筹、问题研究、组织推进,高起点谋划黄河流域重大生态保护修复、防洪减灾、黄河水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工程,谋划实施引黄灌溉及调蓄、沿黄生态廊道、河道和滩区安全综合提升、重要支流治理等重大项目,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河南篇章。

 

15. 民生实事

 

一是新增城镇就业110万人。二是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三是继续免费开展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四是提高困难群众、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五是做好城乡居民“米袋子”菜篮子”保障工作。六是继续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是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八是实施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九是持续做好农村电网建设。十是完成县级人民医院提质升级。十一是加快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

 

各项民生实事具体任务和实施目标向全省人民公布,实施结果接受全省人民监督。

 

16. 确保郑大、河大高标准通过“双一流”首轮国家评估验收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善提升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培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支持公办普通高中改善基础条件。加强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加快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确保高标准通过首轮国家评估验收。

 

17. 中小学午餐和课后延时免费托管

 

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个孩子都上得起学。鼓励具备条件的市县开展中小学生午餐供应和课后延时免费托管,减轻学生家长负担。

 

18. 健康中原建设

 

深入实施健康中原行动,开展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和干预,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带动省医学中心、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抓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基层全科医生和村医保障政策,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19. 一网通办

 

增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扩大“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面,推进投资审批、工程建设管理等业务办理全程电子化。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政务流程再造,推动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实现一张身份证办理公安、社保、教育、医疗、民政、不动产、公积金等100项民生事项。

 

建设省大数据中心,完善“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库、一个平台”,统筹规划建设省级政务信息系统,推动系统全部上云,优化提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实现服务“一网通办”、治理“一网统管”。

 

推广应用政务服务“豫事办”,年内实现超过600项民生服务掌上办、随身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

 

 

来源:河南日报、河南商报

 

分享到:

上一篇:【党史国情系列学习之第123篇】共青团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党史国情系列学习之第120篇】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这7点要求!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