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荼醾与素馨
一春风雨欠追寻
却从立夏晴多日
策杖闲来看绿阴
今日8时51分
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
春日渐远,夏日初来
天文学中
立夏是夏季开始的标志

蛙声蝉鸣,草长莺飞
绿肥红瘦,云卷云舒
万物开始奋力生长
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就要来了
立夏有三候
一候蝼蝈鸣
感知到夏天正徐徐走来
蝼蝈发出了鸣叫
它们的叫声
让密林更密、幽径更幽
二候蚯蚓出
蚯蚓掘土而出
迫不及待
赶赴盛夏之约
三候王瓜生
王瓜的蔓藤攀爬生长
没过多久
在它努力攀登的路途上
便会开出曼妙的花朵
立夏
是颇为重要的农时
古汉语中,“夏”有大的意思
春日播种的植物至此已直立长大
夏季的早间空气清和
适宜晨起劳作
早稻插秧、茶树采摘
都已排上农家人的日程

立夏
也是新鲜果蔬上市的时候
“立夏见三新”
“九荤十三素”
不少地方有“尝鲜”的传统
樱桃红了,梅子青了
枇杷黄了,桃子熟了
享受清爽的夏天
就从享受立夏时的美味开始
立夏·新荷出水
立夏前一日登马氏山亭
宋·朱翌
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
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莺。
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
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
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
困人天气日初长。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立夏·一期一会
立夏,南始夏,北暮春。
按气候学的标准来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南方一些地区进入“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夏季,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则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时节。
立夏,万物的“成物礼”。
古人云:“四月立夏为节者,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所以立夏的特点,是万物都在生长,任性地、随意地生长。人有成人礼,立夏便是万物的“成物礼”。“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这时,春播作物渐渐长大,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
立夏,品七家茶,啖青梅。
按照古人的说法,立夏之后,是“祝融司令继芳春”。火神祝融开始掌管时令了。天气开始体现一个“火”字。如何消夏呢?明代《西湖游览志余》:“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茶叶不是自家的,亲朋邻里之间互相赠一点、讨一点,反正不少于七家,然后把来自各家的茶叶混在一起,煮茶喝。还有所谓“七家粥”。此外,立夏日俗尚啖李。时人语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在太湖流域,立夏的时令“三鲜”是蚕豆、竹笋、青梅。“立夏日啖青梅,云令人终岁神清不惛睡。”
立夏,顺时养心。
立夏之后,体力、脑力消耗增大,容易犯困。建议及时调整好起居方式和生活节奏,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夜卧早起,晨练午休,避免疲劳。保持心志安闲,注意戒躁戒怒。饮食上防“过火”,少贪凉,忌辛辣,低脂低盐,多食果蔬类谷薯类这些清淡、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为宜。
今年的立夏
恰逢劳动节假期
一度冷清的城市
正在拥抱期待已久的人流
连绵不息的车流连成缎带
五颜六色的霓虹点亮街道
轻松漫步的游客们
见证着夏日最初的模样

春日复苏,夏日生长
伴随立夏而来的
正是万物勃发之势
让我们与春日作别
在夏季静默生长,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