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今日,雨水




微信图片_20200415211129.jpg


2020219 1257分迎来雨水节气

 

春雨,是温润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东风拂来久别的暖意

细雨淅淅沥沥笼罩人间

给大地披上温暖的纱衣

一帘微雨,是万物最美的春

 

春雨,是灵动的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飞雨入阶廊,雨羞风轻

有雨必有云,春云淡冶如笑

柳丝开始含烟,鸟儿起伏和鸣

待柳烟成阵,便春色撩人了

 

春雨,也是蓬勃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

早樱染红了,草木抽芽了

秧畦绘绿了,河水熨暖了

蕴藏一冬天的情绪都尽情释放

人也跟着朗润葱茏,欢喜起来

 

中国人深谙

“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

有春的播种才会有秋的收获

在被称为“可耕之候”的雨水时节

勤劳朴实的农民

已经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春耕

你也该为新一年的生活做谋划了吧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奏鸣曲”

春意萌发、春寒料峭

那么雨水便是进入春天的“变奏曲”

气温回升、甘雨时降

此后,春暖花开的日子就要来了

 

诗篇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殆尽冬寒柳罩烟,

熏风瑞气满山川。

天将化雨舒清景,

萌动生机待绿田。

 

——《七绝·雨水》(作者不详,一传刘辰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唐)孟郊《春雨后》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北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习俗

 

【忙农事】

 

 

雨水节气到来,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冬季已经过去,降雨开始并逐渐增多,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节气在南方,被称为“可耕之候”,春耕、春灌、播种、育苗、施肥、防冻、嫁接果木等农事活动便要陆续展开了。

 

【勤养生】

 

随着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容易困扰脾胃,所以,这一时期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提醒我们在春季应多喝粥,既便于吸收,又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此外,还要注意腿脚的保暖,少用冷水,少吃寒食。

 

【回娘屋】

 

 

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女婿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去给岳父岳母送节,称为“接寿”,表示对辛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的感谢。

 

【撞拜寄】

 

在一些地方,雨水节气是一个很富有人情味的日子。在川西民间,早晨天刚亮,一些年轻的妇女便牵着儿女站在大路边,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当有人经过时,无论男女老幼,都会拦住对方,让年幼的儿女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称为“撞拜寄”,希望孩子能够健康长大。

 

当下的我们

 

还处在另一场疫情的“风雨”中

 

谢谢那些为我们撑伞的人

 

有你们

 

雨定会停,天定会晴


微信图片_20200415211135.jpg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

 

 


分享到:

上一篇:【教育教学改革专栏之七十三】速递!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下一篇:【西亚斯 · 疫情防控】河南省教育厅发布高校师生心理应对手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