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的时候飞机不够,您说飞两遍;现在再也不需要飞两遍了,要多少有多少。当年送您的十里长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荣。
这盛世,如您所愿,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今日中国,如你所愿》
他年少奋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挥斥方遒,为中华之明日而革命
他日理万机
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而奔走
他鞠躬尽瘁
为中国能有今日死而后已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日理万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离去,骨魂洒向祖国大地,身后没子女也没财产,却有十里长街百万群众洒泪送别。
此刻,追忆那段不凡岁月
深切缅怀!
寻求真理
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
——周恩来

1912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

周恩来在巴黎的住所门前

1921年春,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他和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右一)、刘清扬在柏林万赛湖。左一为赵光宸。

青年时代的周恩来
革命征程
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
但美满的现实
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
——周恩来

1924年,周恩来奉命从欧洲回国。这是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的周恩来。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

红军时期的周恩来

西安事变时的周恩来

抗战初期的周恩来

周恩来在西柏坡

解放战争时期的周恩来

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和毛泽东一起运筹决策。
领导建设
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
多付出一点代价,
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
——周恩来

开国之初的周恩来

1949年9月17日,周恩来在新政协筹备会上作报告。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走向世界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1954年6月下旬,应邀访问印度时,和印度总统拉金德拉·普拉沙德(右一)、副总统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右三)、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合影。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其非凡的领袖风范令在场者折服。

1975年6月,周恩来在医院会见泰国总理蒙拉差翁·克立·巴莫。这是他最后一次会见来访的外国总理。

1975年9月,周恩来在医院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团长伊利耶·维尔德茨。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沉痛哀悼
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
这也是为人民服务。
活着为人民服务,
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
——周恩来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逝世。周恩来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邓小平致悼词。

运送周恩来遗体的灵车驶过长安街,北京百万市民自发伫立街道两旁默哀致意。
把所有的伤藏在身上
把所有的心装进心底
一张张看完,我们读懂了您
更读懂了您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
敬爱您
不仅爱您伟岸的身躯
也爱您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告慰您
不仅以“今日盛世,如您所愿”
也以一个更好的中国!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一百多年前,19岁的周恩来在去往日本留学之前,为送别他的同学写下了“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这是周恩来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梦。
建国之初,考虑全国铁路布局,周恩来特别注意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开发。
很多铁路工程,几乎都离不开周恩来的亲自关心指导。
现如今,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成为“国家名片”。

2016年7月,中国标准动车组进行了世界最高速交会试验,相对速度达到840公里;
2016年9月,郑徐高铁正式开通,标志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
2019年12月30日, 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背后有着中国铁路人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更有着中国铁路事业110年的风雨兼程。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1955年1月31日,周恩来指出:“现在是原子能时代,原子能不论用于和平或者用于战争,都必须懂得才行。我们必须要掌握原子能。”
现如今,中国核电打破垄断,彰显中国力量。
2014年8月,“华龙一号”融合方案成型;2015年5月,示范工程福清5号机组开工。中国成为美法俄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周总理那句:“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如今看来,正被一个又一个震撼世界的大国重器所实现。
中国的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017年7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也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贯通后,从香港到内地单程仅需30分钟。
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总数近80万座,铁路桥梁总数已超过20万座,几乎每年都在刷新着世界桥梁建设的纪录。中国桥梁,让世界惊叹!
中国“蛟龙”: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
“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长8.2米、宽3米、高3.4米、载员3人,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是世界上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海域自由行动。
中国飞机:大型客机C919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研发制造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之一,打破了少数制造商长期形成的高度垄断,在潜力巨大的民航客机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中国航天: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墨子号”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7年,中科院宣布“墨子号”取得最新成果,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2019年12月27日晚,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胖五”一飞冲天,完成涅槃。至此,阔别公众视野两年之久,肩负中国航天未来重任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复飞成功。 新征程,由此扬帆启航!
中国航母:全自主设计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交付海军。经中央军委批准,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航母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海军实力的象征,堪称大国重器,山东舰的入列标志着人民海军进入“双航母时代”。

《这个人》(作者:乔良 朗诵:瞿弦和)
这个人,来了
海棠也还没红
这个人,走了
海棠花已谢

你见过风吗
他的笑就是风
你见过雨吗
他的泪就是雨

你见过雪吗
他的爱柔得像雪
你见过冰吗
他的恨冷得像冰

他年少奋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挥斥方遒,为中华之明日而革命。
他日理万机,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而奔走。
他鞠躬尽瘁,为中国能有今日死而后已。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今天
2020年1月8日
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4周年的日子。
纪念,缅怀。
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周恩来同志生前念兹在兹的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实现。

敬爱的周总理
这盛世,如您所愿
愿我们
能够不负您所望
共同守护我们可爱的祖国
❤❤❤
来源: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周恩来纪念馆、人民网、青春湖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