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十月份,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落下帷幕。我校法学院刘慧和音乐戏剧学院朱婧雯荣获一等奖,并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荣誉称号;商学院蔡懿静、外语学院杨梅如、护理学院侯睿荣获二等奖;会计学院陈东玲荣获三等奖,我校选拔推荐的6名教师全部获得三等奖(含)以上奖项,再创我校参加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竞赛,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成立教学技能竞赛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马建生教授、校长陈思坤教授担任组长。校党委副书记李华峰教授亲临现场参与录制工作并作动员讲话,比赛期间,教务处严格审核,完成了推荐和材料申报等工作,校工会全力支持,保障了比赛的顺利进行。我们对一等奖获得者法学院刘慧和音乐戏剧学院朱婧雯进行了采访,下面一起来听听她们的参赛感言吧。
我是蔡懿静,来自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今年有幸参加了河南省教育系统2018年教学技能竞赛,获得了高教文科组的二等奖。获得荣誉既是对我教学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我常和朋友们开玩笑说自己是西亚斯的“土著”,因为我在这里已经度过整整20年了。从学生到员工,从管理岗位到三尺讲台,每一步的前进都来源于西亚斯赋予我的力量。在西亚斯20岁生日来临之际,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与西亚斯的时光。
今天就聊聊我的讲台。2013年9月我正式站上讲台,当我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注视着教室里的一双双眼睛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常言道:站上讲台容易,站好讲台难。从那天起,我就给自己提出了要求:一、坚持听前辈老师和同行的课,学习并积累教学经验;二、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力,不局限于一门课程的教学;三、要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创新。
课堂上,我力争做到语言简洁明了,幽默风趣;教学内容立足教材拓展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创新。专注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注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善于从实践中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观念。率先在教学中引入移动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以及课下学习的主动性,把课堂上下有机结合。课堂上充满活力,教学风格受到学生好评,多次获得本校教学综合评价优。
课下,我与学生亦师亦友,亦庄亦谐,无论是加班和他们一起做创业的筹备,还是给失恋的她们开导和安慰,记不清多少次和他们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爱我的学生,面对他们我始终保持热情保持真诚,和他们聊学习聊生活,助力他们的发展,关注他们的未来。
我热爱我的讲台,我热爱我的事业,对学生我严导其行,爱暖其心,对工作我保持初心,不断进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努力每一堂课都能得出新经验,悟出新道理;争取每一学期,都能在专业上有所提高,在教学上有所收获。
最后,用一首自己的拙笔作为我今天分享的结束。祝我们亲爱的西亚斯20岁生日快乐!
西宇楼台百花香,
亚窗绿柳应时光。
斯人高歌新世曲,
好把今朝寄辉煌。
我是侯睿,中共党员,讲师,现为护理学院临床教研室专职教师,负责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妇产科护理学》和《基础护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任务。今年10月份,在2018年河南省教育系统教育技能竞赛中我有幸和其他五位老师一起代表西亚斯国际学院参赛,并获得了个人二等奖的成绩。
取得成绩固然是激动的,但此刻,我最想说的是“感谢”二字。首先感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是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逐渐成长、展示自我的平台。感谢护理学院对我这样一位青年教师的关怀和期待,使我在教学中探索、不断前进并逐渐取得成效。各位同事给我提供无私的关心、帮助,让我在教学工作中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技巧。感谢我遇到的每一位学生,正是你们的求知欲成为我前行的动力!
犹记得2014年那个绚烂的夏天,怀揣着一颗兴奋、期待的心,我加入了西亚斯国际学院这个充满包容、活力的大家庭。光阴荏苒,至今我与西亚斯一起已经度过了四年的时光。在四年的时间内,我从一个大学教育领域的初入者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师。记得刚入职时,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组织了一系列的青年教师培训,而学院则安排了一位高职称的前辈老师对我进行全面的关于教育教学技能相关知识的培养,这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为我从一名临床护理实践者到学生再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进入教育事业的稳步期以后,我越来越多地去思考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该怎样出色的组织好每一堂课。韩愈《师说》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如何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位青年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并且自我探索的核心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最灿烂的舞台就是课堂。我热爱着那三尺讲台、我的学生和这份崇高的事业。课堂上我以学生为出发点,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力求教学紧扣临床实际,帮助学生逐渐积累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实践技能。
入职4年来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三次获得“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老师”荣誉称号,获得2016-2017年度校“优秀教师”称号,2018届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首届河南省护理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奖。科研方面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3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篇,参与国自然横向项目1项,主持厅级项目2项,参与厅级项目2项,获得河南省卫计委医学教育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河南省社科联普及规划项目二等奖1项。同时,我积极参与护理专业技能竞赛指导工作,和同事一起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省级和国家级专业技能竞赛并获得了省级三等奖、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时我也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成长并收获了快乐。
教学竞赛,是一位老师日常积累的厚积薄发,是关键时刻的精彩绽放。这次从开始选题到课件制作,从说课修改到教案编写,从院内选拔到学校复赛,每个环节背后其实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同事给我的支持和帮助。一次次修改,一次次试讲,每次都有大家给我新的意见和建议,在这种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我将一堂课的内容逐渐细化到每个概念、每幅图片的搭配、甚至于每张幻灯片该如何组织语言。录课那天天气非常炎热,李华锋书记和王晓全处长以及教务处、校工会的几位老师全程陪着我们,给我们全力的保障和支持,大家都顺利地完成了视频的制作和剪辑。回想整个过程,虽然有很多艰辛,但经历既是收获,收获荣誉固然是快乐的,但最重要的收获是在这种朝着一个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和成长。
这次教学竞赛落幕了,但人生还有很多个竞赛、目标等待着我。很高兴在西亚斯的第一个二十年中我有幸和她一起度过了四年的时光,时间虽短,但对我个人而言却是在大学教育领域中难忘的第一个阶段,期待在这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舞台上继续舞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也愿西亚斯在下一个二十年中再创辉煌,祝福西亚斯!
(图为外语学院教师 杨梅如)
本人自2010年入职外语学院,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在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始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先后参加三次学校组织的河南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初赛,前两次都没能代表学校外出参加比赛,但我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认真总结自身的不足,平日里经常向有大赛经验的教师和以往获奖教师请教教学经验。2018年夏季,在院领导和同事的悉心指导下,我通过了学校初赛选拔,并最终在比赛中荣获了河南省教育系统教育技能竞赛(高校文科)二等奖。这得益于平日里,外语学院定期组织各个教研室讨论教学方式方法;并且在2017年学校实行英语分级教学以来,有幸成为分级教学试点班的一名参与者,通过分级教学让我在教学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方式的变革为我能在教学竞赛比赛中取得奖励提供了平台;学院良好的教学氛围也使我的教学经验得以有一个良好的积淀。

在西亚斯近8年的教学生涯里,学校优美的国际化环境熏陶、激励着我,让我在专业教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兼容中西,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不断感染、督促着我,让我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氛围下教学相长,实现了更好的发挥作为一名外语教师的价值。我的一点点成绩,离不开培养我的外语学院,也更离不开培养我的西亚斯,未来,希望能紧跟学校脚步,不断进步,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参加教学技能大赛无疑是对一线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肯定和提升。会计学院高度重视提升师资整体素质和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7月份学校通过对报名老师进行了筛选。在整个试讲到最后被选上代表学校去参加录课并获奖,后面一系列的环节不仅使自己的讲课技能提升了不少,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各方面的支持。
我在试讲环节结束后,会计学院的领导给我提出了改进意见:1、使自己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语言比例能有所提高;2、语速可以稍微再放慢些。 于是我根据这两点意见对授课内容做了调整,并进行了不断的练习。学校给出了相当大的技术支持,使录课效果能够很完美的呈现。
通过参加这个比赛,自己在教学技能上确实提高了不少。知道了用什么方法给学生传递知识,才能够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和明白。 同时感谢学校比赛全程给予的人力和技术的支持。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不可能会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