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西亚斯人
【我们赴外的学习与生活】——外语学院许峻铭(阿克伦大学访问学习体会)


题记:

        2017年-2018年春季学期,在国际交流处和人力资源处共同努力下,学校共选派了11名教师赴国(境)外进行访学,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我们将遴选一些赴外学习老师们的感悟和体会,编辑成《我们赴外的学习与生活》系列,供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和提高。



(图为外语学院教师许峻铭与阿克伦大学教授 Dr. Chura合影留念)


        半年的阿克伦大学访学业已经结束,现将学习期间的学习心得及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1月31日深夜到达克利夫兰,当晚住在朋友家,美国公寓一般不能直接入住,需要先办公证,买房屋保险,签订住房合同后才能入住。由于初到美国,诸多事情不太清楚,费了不少周折。

        这次访学由英语系的张蔚老师牵线,教育学院的Vakil接待。因为英语系不接收访问学者,所以张蔚委托Vakil接收。校园卡三周后才拿到,阿克伦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Robin开玩笑说我们是guinea pigs(试验品),获得“校园卡最长等待奖。”


(图为课程结束时许峻铭老师与Dr. Vakil合影留念)

    

        我选听的课程共7门: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rts,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Modern English,Fiction Appreciation,American Literature Ⅰ,Assessment in Special Education, SIOP,Techniques for Teaching ESL,各科每周3学时。老师平时布置的作业较多,学业压力较大,所以一个学生每学期选3-4门课的居多。

        不少班级学生混杂,大学生,高中生(高中生在大学修学分免费,这样真正上大学时可以少修学分,从而可以少交学费),参加工作后上大学的中老年人(为了学位或证书);白人、黑人,黄人;白发、灰发、黑发、金发,红发;戴帽子的不带帽子的,留胡须的不留胡须的,有纹身的没有纹身的,穿鼻环的不穿鼻环的;本科生,研究生……以上各种学生同时出现在一个班级里面,充分体现了美国大学生的多样性。

        通过访学,我了解了阿克伦大学的校园生活、老师授课和学生上课等情况。阿克伦大学学生约2.2万,各种社团有300多个,所以学生除了学业之外,还有不少社团活动可以参加,从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老师每周授课时数9节,比国内公立高校多,私立高校少。班级规模大多10-20人,比国内高校(公立和私立)班级规模小很多。大学老师统称为professors,职称分别为assistan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 (full) professor。assistant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一般要5-6年;从associate professor升到(full) professor没有年限规定,这两种统称为tenureprofessor(终身教授)。学生课堂上与老师互动较多,学生参与度相对于国内学生要高些,但是老师点名时也存在个别学生迟到缺课现象。



(图为许峻铭老师在阿克伦大学上课情境)

      

        游学也是访问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美期间利用春假和暑假游览了一些地方,主要是美东和美西。美东主要是人文景观,我去了巴尔的摩、费城、华盛顿DC、纽约等地。美西主要是自然景观,我去了洛杉矶、拉斯维加斯、萨克拉门托、黄石公园、优胜美地、旧金山、圣地亚哥等地。这些地方经常出现在英语教学中,我认为这些游历将在不同程度上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此次访学丰富了我的经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极大地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更加有利于让我为西亚斯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上一篇:【@西亚斯人 师德师风・榜样引领】艺术设计学院优秀教师刘青

下一篇:【我们赴外的学习与生活】——国际教育学院教师 王子涵

Baidu
sogou